国际交流 +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交流 >> 学术活动 >> 正文

彭桓武科教合作中心量子论坛第二百八十三讲:核子电磁结构中的振荡特性

发布人:日期:2023-09-12浏览数:

报告题目:核子电磁结构中的振荡特性

报  告 人:胡继峰 特聘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核子电磁结构

报告时间:2023年9月22日(周五)上午10:00

报告地点:量子楼410

报告摘要:

核子是构成可见物质世界的主要成分。其复杂的结构无法从理论第一原理出发计算获得。迄今为止核子的内部结构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理解其结构最简单的观测量是电磁形状因子。至今,在类时空间有关中子结构的实验数据少之又少。采用北京谱仪III实验在2-3.8GeV能量范围内所采集的积分亮度约647.9pb^-1的对撞数据,该研究精确测量了正负电子湮灭到中子反中子对过程的截面,以及中子的类时电磁形状因子。与过去的结果相比,BESIII实验的统计量提高了约60倍,与电子-中子散射实验几乎相当。由此,BESIII实验国际合作组不仅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光子-核子耦合反常的问题,还观测到了中子电磁形状因子随质心能量变化的周期性振荡结构。

报告人简介:

2011年从中国科开云手机站官方网站入口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分别在德国Giessen大学、意大利都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自2020年在华南师范大学量子物质研究院任特聘研究员。2016年以来依托BESIII实验研究核子电磁结构,作为主要贡献者之一精确测量了中子类时电磁形状因子。该工作取得了目前为止最精确的实验结果,澄清了存在二十余年的光子-中子耦合强于光子-质子耦合之谜,并揭示了中子电磁形状因子随偶极定律振荡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