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版)
学科名称:课程与教学论(物理)(学科代码:040102)
一、学科简介
物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于上世纪80 年代中期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进入21 世纪后,本专业发展迅速,为中学物理教师的培养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共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级课题1项,完成国家级视频公开课一门,承担并完成湖南省社科、省教育科学规划和省教改课题多项。出版专著或参与教材编写30 余部。近5 年来,在《课程·教材·教法》《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中国高教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教育评论》等C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0 余篇。现有导师6人,其中教授4 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均具有博士学位。本学科主要的研究特色包括中学物理竞赛研究、中学物理实验研究、物理教师教育研究、科学教育研究等。
本学位点承办了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省物理学会主办的公开刊物《湖南中学物理》,该刊物在全国中学物理界有较大的影响。二十多年来,本专业培养的人才中不少在高校工作并继续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工作单位的学术尖子和业务骨干。本专业与全国大多数高校的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位点建立了联系,开展了广泛的学术及教学研究等交流工作。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教师职业道德和科学素养,具有团队意识,具有宽厚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物理教育教学技能,掌握科学教育研究方法,熟悉国内外教学改革动向,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其阅读及进行写作和交流的中学、高校研究型物理教师,同时为相关专业输送博士生。
三、研究方向与简介
(一)物理教育理论及方法研究
本方向主要研究物理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及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学习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育改革比较研究,近现代物理学发展史,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等。导师包括:宋善炎教授、刘健智教授、敖胜美教授、刘翔教授、熊举峰副教授、郭桂周博士。近年来,出版专著2 部,发表相关论文50 余篇。
(二)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研究
本方向主要研究课程理论、中学物理课程标准、中学物理课程改革及其比较研究、物理教学理论、物理教学方法和模式、物理教学有效性及中学物理课程的实施等方面的问题。学习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物理新课程研究、物理课程改革比较研究、教学理论研究、物理教学论、中学物理教材分析与教学技能训练等。导师包括:宋善炎教授、刘健智教授、敖胜美教授、刘翔教授、熊举峰副教授、郭桂周博士。宋善炎、刘健智、熊举峰都具有中学物理教学经历,擅长指导教学技能训练。近年来,出版专著4 部,发表相关论文40 余篇。
(三)物理教学问题与竞赛研究
本方向主要研究普通物理教学问题、理论物理专题、中学物理疑难问题及中学物理竞赛研究等方面的问题。学习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大学物理教学问题研究、中学物理竞赛研究、现代科技概论、物理教学论等。导师包括:敖胜美教授、宋善炎教授、刘健智教授、刘翔教授、熊举峰副教授。近年来,出版专著3 部,发表相关论文20 余篇。
(四)物理实验设计与教学研究
本方向主要研究物理教学中疑难实验的成因与改进、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验教学的模式与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学习的主要课程专业课有:物理教学论、物理教学问题研究、物理实验设计与教学、物理学发展史等。导师包括熊举峰副教授、宋善炎教授、刘健智教授。近年来,发表相关论文20 余篇。
(五)科学教育研究
本方向主要研究理科课程与教学、综合科学课程、科学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科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及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问题。学习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科学教育概论、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科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科学教科书研究、科学教育的社会学研究等。导师包括:刘健智教授、宋善炎教授、敖胜美教授、熊举峰博士、郭桂周博士。近年来,在《高等教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20 余篇,出版相关专著1 部。
四、学制与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2-4年(不含休学时间)。硕士研究生提前毕业要求参见《湖南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提前毕业及延长学习年限的有关规定》。
休学创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
五、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并接受导师组的集体指导。导师需同时对硕士研究生的业务和思想进行指导和教育。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总学分 |
课程学分 |
公共必修课学分 |
学科必修课学分 |
方向限选课学分 |
任意选修课学分 |
活动学分 |
环节 学分 |
33 |
29 |
6 |
9 |
6 |
8 |
2 |
2 |
组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授课方式 |
考核方式 |
备注 |
公共必修课程 |
000010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1 |
讲座 |
考试 |
6学分 |
000010002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 |
1 |
讲座 |
考试 |
||
300010001 |
硕士学位英语课程 |
48 |
3 |
1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学科必修课程 |
300020001 |
课程理论研究 |
32 |
2 |
2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9学分 |
300020002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32 |
2 |
1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311025003 |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
36 |
2 |
2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311025004 |
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 |
48 |
3 |
1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方向限选课程 |
311035001 |
近现代物理学发展史 |
36 |
2 |
2 |
阅读 研讨 |
考试 |
6学分 |
311035002 |
物理实验设计与教学研究 |
36 |
2 |
4 |
面授 讲课 |
考查 |
||
311035003 |
科学教育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 |
36 |
2 |
3 |
面授 讲课 |
考查 |
||
任意选修课程 |
311045001 |
物理教学问题研究 |
36 |
2 |
2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最低8学分 |
311045002 |
物理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
36 |
2 |
2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311045003 |
物理教育与竞赛研究 |
36 |
2 |
4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
311045004 |
物理教育比较研究 |
36 |
2 |
3 |
阅读 研讨 |
考查 |
||
311045005 |
现代科技概论 |
36 |
2 |
3 |
阅读 研讨 |
考试 |
||
311045006 |
中学物理教材分析与教学技能训练 |
36 |
2 |
2 |
实践练习 |
考试 |
||
411060007 |
科学与人文 |
32 |
2 |
3 |
面授研讨 |
考查 |
||
411060004 |
趣味物理实验 |
32 |
2 |
2 |
面授研讨 |
考查 |
||
必修环节 |
实践环节 |
2 |
必修 |
|||||
学术活动 |
2 |
|||||||
补修课程 |
311075001 |
力学 |
36 |
2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跨学科及同等学力考生必选 |
|
311075002 |
电磁学 |
36 |
2 |
面授 讲课 |
考试 |
七、其他培养环节
1.个人培养计划
硕士生应在入学1 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应包括课程学习、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等计划。个人培养计划由导师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报开云手机站官方网站入口及研究生处备案。
2.学术活动
在读期间,硕士生应听取不少于6 场由学校、教育科学开云手机站官方网站入口、物信开云手机站官方网站入口、学位点组织的高水平学术讲座;公开主讲不少于1 次有关文献阅读、学术研究等内容的学术报告。学术活动占2 分,根据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的考勤及学生主讲的学术报告质量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由导师组综合评定。
3.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占2 学分,包括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分别占1 分。学生必须参与导师和学位点教师的科研课题。教学实践的形式包括课堂讲授、批改作业、指导实验、答疑解难、教育实习等。科研实践和教学实践的成绩均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与不合格四个等级,合格及以上等级可获学分。科研实践成绩由课题负责人和导师评定。教学实践的考核由接受实践部门与指导教师或导师综合评定。
4.中期考核
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前必须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由导师组负责,对研究生前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情况进行综合考试。具体要求参照《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管理办法》。
八、学术论文发表
硕士生在答辩前必须在省级及以上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限校外刊物),或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一篇本专业学术论文。所有论文发表前须经导师认可,发表后由导师组共同认定。发表的论文必须是学生是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
九、学位论文
1.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一般应于第四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答辩的时间间隔原则上不少于10个月。开题报告具体要求参见《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实施管理办法》。
2.论文预审
论文预审是指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初稿进行的预评审,具体要求参见《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预审管理办法(试行)》。
3.论文评阅与答辩
论文评阅与答辩的具体要求详见《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实施办法》、《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